下星期二要出發到北京參加北京的「故宮博物院」所舉辦的文化論壇,其實我很喜歡參與此類的文化活動,我最偏愛的文化議題分別是「社群共同記憶、民族質感、文化識別度、城市建築美學」此次要在故宮討論的題目是《文化識別度》,記得好多年前在北京大學分享過跟民族質感相關的話題,2010年也參加過「兩岸漢字藝術節」,當時聊的話題則是跟漢字相關的議題,也曾經在淡江大學建築系跟同學們分享我對《城市建築美學》的觀點。接下來4月27日會赴香港參加由光華新聞社主辦,張曼娟老師主持的文化講座,地點在「香港大學」研究生講堂,時間是晚上7時,不過聽說好像4月10日才接受報名喔!
北京這趟文化論壇活動還有個小插曲,因為與會的人士除葉錦添老師外,大都為北京當地的藝文界人士,所以當初編列預算時沒有考慮出席嘉賓有人會衍生出國際機票費用,雖有食宿安排,但我們自己需自費訂機票(有出席預算,不過我們二人的國際來回機票可能剛好打平預算),同時因為我們排行程決定的很慢,今天才訂我跟助理的機票,結果11日飛北京的班機因清明返鄉的關係全客滿,連從香港轉機都沒有位子,於是我們要從首爾轉北京,第一次去北京從首爾轉(其實我還是比較喜歡漢城這個名字.因為對我們華人來講比較親切.而且有歷史畫面感),因我從沒去過韓國,想想轉機的空檔還可以逛逛也不錯,呵呵…